音響論壇雜誌

淺談聲音藝術(Sound Art)
文:陳馨右

「響相聲物」是筆者近期造訪的聲音藝術展,由藝術家王福瑞、盧藝共同策劃。其中王福瑞老師是台灣聲音藝術領域的先鋒,1993年創立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「Noise」,發行專刊、CD、卡帶。二十多年來致力推廣聲音藝術,參與國內外各種展覽活動,未曾間斷。

前一期筆者談到了Hi End音響核心價值:真實音樂重播。由於零失真音響系統並不存在,因此有人將玩音響視為音樂的第四度創作 (繼作曲、演奏、錄音之後),但不論家用音響如何變化、搭配,目的都是為了討好耳朵。對噪訊總是避之唯恐不及,但偏偏有一群人,會反思自己對聲音的接收度,亟於用不同角度去理解聲音的本質,探索聲音在不同層次、領域的意義。如果要為這件事貼標籤,您會見到「前衛音樂」、「機率音樂」 (Aleatory Music)、「具象音樂」 (Musique Concrète)、「聲音藝術」(Sound Art)等詞。

一切從「噪音宣言」開始
這種對傳統音樂的反動浪潮,最早可追溯到 1913 年未來主義畫家 Luigi Russolo 提出的「噪音藝術」 (The Art of Noises)宣言。Luigi主張日常生活中可聽見的噪音都可作為音樂作曲的元素。儘管大眾當時難以接受這種前衛的想法,但早已悄悄埋入噪音藝術的種子。而最早發芽、結成的果實,莫過於 1919年俄國人發明的第一個插電樂器特雷門琴(Theremin),它的原理是操控手部與兩隻天線的距離,透過手部/天線之間的電容變化,去改變內部震盪迴路的響度與頻率。這種樂器最常被應用在早期恐怖電影中,40年代以後也陸續出現在流行、搖滾音樂裡。二次大戰以後,音樂類型更隨著科技、藝術發展百花齊放,像許多音樂人沈迷於電子科技,絞盡腦汁研發各種電子聲響,試圖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。另一方面,也有當代藝術家把聲音視為藝術媒材,結合裝置藝術與互動設計,將音樂從虛擬數位的場域轉移到實體展演空間,逐漸成為聲音藝術(Sound Art)。

廣義來說聲音藝術包含了實驗/前衛音樂,然而現今的聲音藝術家大多走進了當代藝術殿堂,他們在美術館、學院找到了資源與舞台,展演形式也往純藝術(Fine Art)靠攏。逐漸和實驗/前衛音樂(以音樂發行品為主)有所區隔。筆者近期造訪了「響相聲物」展,見到的各種手工自製電子裝置,就是聲音藝術的具體實踐。

用 Hi End 音響聽前衛音樂?
造訪過「響相聲物」展,淺薄讀了一些聲音藝術的文獻後,筆者不禁問自己是否能像聲音藝術家一樣,主動開拓自己的聆聽疆域,用Hi End音響去聆賞前衛音樂呢?巧合的是,本期專欄「針尖下的繆思」有提到 Jonathan Valin 更新後的TAS榜單,兩百多張新入選的專輯中,就有過去未曾出現的前衛音樂廠牌(CRI、Time/Mainstream)。 Hi End音響的價值終究是為了休閒娛樂?或著身份品味的象徵呢?筆者寧願將它視為一條直通八達的橋,幫助自己通往各種未知的聲音領域。此番反省,在此與各位共勉之。

原文收錄於音響論壇雜誌343期,p.58
感謝馨右採訪介紹
收藏於響相工作室網站
343音響筆記陳

王福瑞盧藝「響相聲物」雙人展

Digilog_Sound_Objects6

More about :
http://goodluyi.com/?page_id=22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