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感器(英語:inductor)是一種電路元件,會因為通過的電流的改變而產生電動勢,從而抵抗電流的改變。 這屬性稱為電感。 電感元件有許多種形式,依據外觀與功用的不同,而會有不同的稱呼。 以漆包線繞製多圈狀,常作為電磁鐵使用和變壓器等中使用的電感也依外觀稱為線圈(coil)。
-數值:100mH
-數值越大越大聲
-長短腳無分別
✭Listening to Northern Lights
美國明尼蘇達州的天文館影片《來自自然的電台廣播》,當太陽的閃焰撞擊地球磁場,南北極(地球兩端)的天空都可被照亮,這些粒子還會產生非常低頻的電磁波,這是一種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接收到的天然無線電。每年錄音師史蒂夫·麥格里維都會前往接收最佳的北方,並將他的接收器指向天空。
✭Christina Kubisch 克莉絲汀娜·庫比許
德國作曲家,聲音藝術家,表演藝術家,教授和長笛演奏家。她為多媒體裝置創作了電子音樂和聲學音樂。(維基)
影片文字:我是作曲家,藝術家,教授學者和長笛手,對我來說這些身份都是一起的。我從作曲家和畫家出發,以前是長笛手,但我發覺這些不是我想要的,另一方面在60年代末,聲音藝術尚未太多人知曉/理解,我也身在其中去追尋圈外的奇趣。我總是對把科技工具使用於不同方式有興趣,而我找到這個電話方塊(白色的立方體),你放在電話旁你的聲音就會被放大,我很喜歡便買了這個電話方塊,當我把這個方塊打開電源放在包包裡,便會發出奇怪噪音,當我問我指導老師這是什麼原理,他說是電磁感應。當有電流就會讓感應發生,磁場就有如從一個場域移動到另一個,我覺得很有趣可以拿來做作品。從1980-1995我做了許多使用這類電線的裝置,我製作了電線圈場域,電線像繪畫線般在牆上,發出不同我先前製作的聲音循環(circulating)在其中。
『Electrical walks』計畫從2003年開始,我把感應器放置在美術館裡,而耳機裡有很多奇怪的噪音,我無法排除這些聲音,一位朋友向我解釋,因為我們身處於電流的場域,你必須接受這些。我製作的這些耳機裝置非常敏感,你走在有電磁場域的周圍,裝置就會收音並把電磁轉成聲音,當你走在路上,你就如同一位作曲家,一位混音師,你穿越過這些聲音並混合他們。就像有互動性的類比,每一次的走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你身處空間/周圍的解釋(interpertation),不只有聲音,還有整個社會的狀態。我認為很難在這裡有個秘密的走街,舊金山moma周圍沒有秘密或不知為人知的地方,私密的公共場域在這裡已經消失了,對我來說,走街有趣的經驗在聲音的密度(density of sound),可以想像聲音分佈的密度。
同場加映:
9v 舔(licking)